
楊雙牛,男,中共黨員,河北內丘人,1954年出生,大專學歷,經濟師。現任內丘縣侯家莊鄉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河北省政協委員、邢臺市科協副主席、內丘縣政協副主席,全國勞模和“十六大”黨代表。
1984年以來,在他的帶領下,使富崗山莊僅有169戶人家、570多口人、人均收入不足80元的小山村,一躍成為擁有六家集體企業、固定資產56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5000多元的富裕村。他創出的“五統一分”和“五分一統”的經營模式,使8000畝荒山變成了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協同發展的“花果山”。他們生產的富崗蘋果獲99‵世博會銀獎和國家綠色證書,蘋果由論箱賣變為論個兒賣,一個蘋果賣到100元。楊雙牛注重把村民培養成新型農民,先后引進各類專家數百名,使村成人科技學校培訓出了100多名技術骨干,其中28人獲得初、中級技術職稱、12名果農成為周邊縣市的果農技術顧問。他為了家家戶戶農民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先后在北京、石家莊、天津、保定等地建立了富崗專賣店和果品批發窗口。他確定的“515”蘋果論個兒賣的銷售策略,僅蘋果一項就使全村農民人均增收3500元。擴大綠色產品生產鏈,近年來陸續開發的山蔥花、山韭花、雜糧豆、雜糧面、杏仁、蜂蜜等山區特色產品不僅極大的滿足了消費市場的需求,而且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轉化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由此,富崗公司被國家扶貧辦確定為“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富崗山莊也榮獲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各項榮譽稱號。
楊雙牛同志自擔任內丘縣崗底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通過引進專家,發展果樹,鍛造品牌等一系列符合本村實際發展的生態建設模式和品牌運作模式,使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協同發展的“花果山”和“聚寶盆”,創造了100元一個蘋果的“神話”! 200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一、實施科技治山。在中國農大、河北農大等專家教授的指導下,根據崗底村獨特的氣候條件和片麻巖中性偏酸的土壤特點,歷經數百次實驗,培育出了富崗一號、二號、三號優質蘋果。對崗底村8000畝山場及河道進行了科學治理,創出了“五統一分”的治山經驗和“五分一統”的管山、管樹模式。
二、實施品牌戰略。1995年為蘋果注冊了“富崗”商標,開創了國內蘋果注冊商標的先河。先后被國家、省、市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河北省名牌產品、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銀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
三、發展連鎖基地,做大做強富崗產業。富崗優質蘋果連鎖基地已經輻射至河北、山西兩省11個縣市、19個鄉鎮的369個行政村40000畝,產量8000萬公斤。先后投資千萬元建設了4000噸氣調保鮮庫,實現了蘋果的“冷鏈銷售”。
四、實施綠色食品戰略,延長產業鏈條。2002年以來陸續開發了富崗綠色果品、富崗綠色干果、富崗小雜糧、富崗綠色食用油等六大系列——39個產品。
五、帶領廣大村民致富,積極創建文明生態村。20多年來,這個曾經人均收入不足80元的小山村,現如今,不僅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開上了私家車。崗底村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中國特色村”、“全國園藝作物標準園”等多項國家和省、市、縣級榮譽稱號,被原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稱為“太行山中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