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在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四周年之際,“落實習總書記對李保國重要批示精神、推動山區經濟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座談會在內丘縣崗底村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舉行。與會領導、專家認為,弘揚傳承李保國精神,要以深刻理解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為核心,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動山區經濟實現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
讓優勢更優讓特色更特讓文化引領
周景輝(市中青年理論專家、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李保國教授和崗底富崗模式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崗底村已經提前實現全面小康,在實現鄉村振興的路上,應著重在高質量趕超發展上下功夫做文章,立足優勢,提高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走出一條富崗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讓優勢更優。“支部+科技=生產力”,這是富崗致富的優勢所在。黨建工作既是富崗的政治品牌,也是富崗的經濟品牌。在鄉村振興路上,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確保執行決策部署不走樣、不變調,上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才能更好實現新理念、新科技變成農民致富的武器,共謀發展。堅持“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動搖,是富崗致富的又一個優勢。在繼續做大做強蘋果龍頭產業、打好綠色有機牌、加大產品精深加工力度、延長產業鏈價值鏈的基礎上,持續推進178平方公里太行山生態大花園建設,整體規劃周邊村莊經濟林建設,支持生產經營模式和經營業態創新,利用現代物聯網技術,開發和銷售生產體驗、果樹認領、休閑游憩等新商品,提升果園經營綜合效益,讓富崗品牌產品帶動侯家莊鄉及周邊更多群眾共同致富。
讓特色更特。崗底是李保國教授的實踐地、李保國精神的涵育地,這是得天獨后的特色資源。利用邢臺市“一院兩基地”項目,做好培訓經濟。深入挖掘李保國精神文化遺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文物資料研究,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黨政領導干部黨性教育培訓”“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研學實踐培訓”。崗底的植被綠度和覆蓋度達到95.4%,這是又一特色資源。要利用邢臺“全域大旅游”和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做好生態旅游品牌。
讓文化引領。在艱苦奮斗精神、科技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提煉打造特色文化,引領鄉村振興。全力打造李保國精神在富崗文化,楊雙牛書記為代表的黨員能吃苦、能吃虧、能奉獻的艱苦創業文化,崗底托夢溝等村俗鄉愁勵志文化,綠水青山生態實踐文化等四個方面的文化,用文化這塊瑰寶來引領發展,讓山區高質量發展富崗樣板在新時代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延伸鏈條
馮建清(市中青年理論專家、市農業農村局農經站站長):近日市委主要領導到市農業農村局調研座談,就如何實現我市農業高質量趕超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提出了具體要求,在此就弘揚李保國精神,推進山區經濟高質量趕超發展談幾點看法:
一是明確西部區域發展布局。著眼發揮山區縣資源比較優勢,選擇一批地域性強、產品品質獨特、市場前景好的林果產業和中藥材產業,重點扶持,盡快提高市場競爭力。林果產業要發揮我市蘋果、核桃、板栗等傳統果品生產優勢,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中藥材產業以內丘縣、信都區為核心重點發展酸棗種植,建設“太行百里酸棗產業帶”,創建“邢臺酸棗仁”區域公用品牌,形成獨具競爭優勢的道地中藥材生產布局。要充分挖掘太行山區旅游資源,大力興辦旅游產業。
二是推進山區經濟品牌建設。除了富崗、綠嶺等知名品牌,要積極鼓勵引導山區縣開展林果、中藥材地理標志登記注冊,推行公用品牌與企業商標并行使用,加強品牌創意設計,提升品牌文化競爭軟實力。實施區域、企業、產品“三位一體”品牌戰略,引導優勢企業以品牌為紐帶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三是延伸山區經濟產業鏈條。富崗集團統一實施李保國教授制定的128道蘋果標準化生產工序,使蘋果種植管理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發揮了市場主體的輻射帶動作用。要樹立全產業鏈經營理念,實現一產為基、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堅持“前延后拓左右聯”,不斷向下游加工銷售環節延伸,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可以圍繞龍頭企業經營建設需要,配套發展包裝、倉儲、運輸、電子商務等關聯產業,發揮產業鏈的磁場效應。
四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能力。要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聯合,深入實施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合作。要大力引進李保國式專家教授,充分發揮專家教授點石成金的能力,積極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攻關,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品進檔升級。
五是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發揮引領作用,努力盤活集體沉睡的資產,增加集體經濟實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要探索開展經營性服務,加快培育農機作業、統防統治、加工儲存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可采取“龍頭企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等形式,以訂單、務工、股份為紐帶與集體成員建立利益聯結關系,不斷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
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
聶東閣(市中青年理論專家、市生態環境局正高級工程師):在當前新形勢下,傳承李保國精神,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守生態保護底線不動搖,努力將太行山區建設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示范區,把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統籌起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推動山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發揮特色優勢,做大林果產業。加快發展“生態、綠色、有機”果品,推進林果產業繼續在標準化生產、科技化提質、精品化包裝、市場化營銷等方面實現突破,同時創新林業生產經營模式和經營業態,鼓勵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利用現代物聯網技術,開發和銷售生產體驗、果樹認領、休閑游憩等新商品,發展產品深加工,提升果樹經營綜合效益。
設立鄉村博物館,打造歷史文化小鎮。利用地方志、民間傳說等途徑,深入挖掘歷史名人、邢白瓷文化等歷史題材,把歷史文化符號串聯起來,這樣我們的特色小鎮就有了“根”。不僅向林果產業要效益,還要向旅游資源、文化資源要效益。拓展生態、休閑、文化傳承等更多功能。加快三產融合,把林果產業、鄉村旅游、文化故里與最美村落建設有機結合,既有產業支撐,又融入豐富的文化內涵,打造以陶瓷文化藝術、以鄉村文化、以生態旅游為特色產業的三類樣板村,推進“園區變景區、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發展進程,讓游客在農耕文化、山水景觀之間領略到鄉村別樣的魅力,讓農業更綠、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叫響富崗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品牌質量為核心,推進富崗品牌形象的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建設,全面提升知曉度、關注度、認可度、美譽度。加強富崗蘋果、核桃等特色品牌的保護與宣傳,創新品牌運營管理模式,通過立體化宣傳、營銷、實施品牌戰略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真正讓富崗品牌走出河北,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為山區高質量趕超發展貢獻高校力量
張弛(市中青年理論專家,邢臺職業技術學院高職研究所副所長、博士):作為高校教師,如何深刻認識和踐行李保國精神,推動邢臺山區經濟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議題。高校教師應從李保國精神的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以及高校教師產出服務山區經濟發展的科研成果等層面,傳承、踐行和追求李保國精神的當代價值。
首先,高校教師應深刻認識李保國精神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一方面,李保國精神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李保國老師在崗底村的先進事跡,感人至深、為之動容,同時催人奮進、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使每一位高校教師備受思想的洗禮和實踐的驅動力。另一方面,李保國精神蘊含著獨特的時代價值。李老師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高校教師應深刻認識到一名科技專家、一名高校教師獻身科學、服務國家、造福老百姓的價值追求,這種精神將隨著時間變遷愈顯珍貴。
其次,高校教師應該不斷踐行李保國精神,不斷產出服務山區經濟發展的科研成果,推進山區經濟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高校教師應將技術知識轉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山區經濟發展急需的應用技術。高校教師踐行李保國精神,就是要強化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的實踐導向,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在科技扶貧的實踐中發現科研選題,科研成果服務于山區人民脫貧、聚焦于山區農民的切實需求。
作為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師要以“科技專家”李保國為榜樣,按照精準扶貧、科技培訓到村到戶的戰略部署,積極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動科技創新實踐,把大學的課堂搬到鄉親們的田間地頭,把最優秀的論文和科研成果寫在太行山上、寫在山區的沃土上,融入農民脫貧致富的笑容里,讓李保國精神在山區落地生根,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推動邢臺山區經濟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貢獻自己的力量。
崗底模式就是綠色高質量趕超發展
郭子俠(市中青年理論專家、邢臺日報社高級編輯):在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重要批示四周年之際,在全市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氛圍日漸濃厚之時,我們召開這次座談會非常及時,很有意義。
高質量發展,說到底就是綠色發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趕超發展則應該是跨越發展,甚至跳躍發展。這些年來,崗底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靠蘋果等果樹種植,依靠科技進步,年人均收入年年遞增,年年實現大步跨越,這正是高質量趕超發展。
市委提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趕超發展”,不能狹義地認為只是針對工業項目。它不僅僅針對工業,同時針對農村經濟,針對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甚至文化、教育。
高質量發展,主要是針對我們環境不優問題,邢臺長期在全國重點城市大氣質量排行榜上倒排,我們邢臺人在全國面前的存在感靠這種方式實現的,的確有些抬不起頭來。可是崗底的空氣質量就很好,聽雙牛書記曾經介紹,一位專家曾就崗底的負氧離子含量與達活泉公園做了測試對比,結果崗底的負氧離子含量是達活泉公園的30倍。如果邢臺的太行山區都能有崗底這樣的空氣質量,就能為邢臺大氣質量改善作出巨大貢獻。山區都實現了高質量趕超發展,就能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再說一個觀點,李保國精神恰恰是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重要支撐。總書記說“李保國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號召我們學習他“心系群眾、扎實苦干、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市委九屆七次全會以來,市委提出,要用更大力氣抓風氣、觀念、作風、責任、規矩。號召黨員干部做“拼命三郎”,李保國教授生前就有拼命三郎的勁頭。假如都能像李保國教授那樣,那就不是高質量趕超發展能不能實現的問題,而是早已經實現。
來源:邢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