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崗底村,村書記楊雙牛也忙著讓村民們學習種植技術。崗底村有169戶人家,種植蘋果1000畝。6年前,楊雙牛到縣城開會時帶去的村里蘋果,可那些個頭不大,又不是產品的蘋果受到了冷落,也就是那個冬天,他和村里人把河北農大的李教授請進了村。6年來,李教授根據村里的溫差和土壤特點,培育出富崗一號二號蘋果,引導村民執行不用有害農藥、不用化肥等128道工序。走進崗底村的果樹林中,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蘋果都用袋子套上,這就是128道工序的一個,能起到防御害蟲的作用。
李保國:把這個點做起來以后,到秋天一看,蘋果長出來之后,顏色又鮮亮果皮又光滑,看上去簡直就不一樣。結果村里頭老百姓說,哎呀,別說人家讓套袋,套出來這蘋果就跟城市里的小姑娘一樣,又水靈又好看。你看咱那蘋果,不套袋的那個,就成了咱農村地里頭的莊稼漢了。
如今這種嚴格按照標準來種植的蘋果市場價格能賣到50元一個,主要銷往京津等城市,這個過去連口糧都發愁的村子,現在僅蘋果一項,人均年收入就有2000元。
主持人:看到片子里說“這個蘋果50元錢一個”的時候,我就聽到觀眾席里有一個輕微的感嘆聲。但其實我告訴大家,據我所知,他們今年這個蘋果盡管還沒有成熟,第一,在樹上就已經有主了,每一個蘋果都已經有主了;第二,據說這個蘋果今年會賣到100元錢一個。這真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天價。今天我們把楊雙牛也請到了我們的現場。楊先生你好,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怎么敢把你的蘋果定到100元錢一個,這么高的價?這的確是挺嚇人的。
河北富崗山莊黨委書記楊雙牛:富崗蘋果為什么這么好?主要有幾個條件:一個是地理、土壤、水,加上我們這管理,看起來好,吃起來也好。剛才你問到為什么定到100元一個?是我們鈕省長在張家口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會議上講:“你富崗蘋果要漲價,要漲到100元一個”。
主持人:我覺得楊雙牛第一牛牛在他蘋果好,第二牛牛在你這個蘋果價錢是省長建議價。省長,你為什么會建議這個蘋果要賣100元錢一個?
鈕茂生省長:四個字——優質優價?萍己扛,128道工序,每一步都是很關鍵的。如果沒有這128道工序,也不會有100元錢一個的蘋果。那么現在為什么好多蘋果賣不出去,有的都爛掉了呢?質量不行,沒有標準。所以我們認為標準是生命,標準是市場,標準是效益。......
《經濟半小時》中國實錄——省部長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