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老板與富崗山莊村民的對話
“溫州觀念傳給咱,應當爭做大老板。”富崗山莊村民楊仁生這句話的道出,是溫州老板與富崗山莊村民對話引出的。
9月18日上午,富崗山莊召開群眾大會,“學習溫州發展富崗動員大會“的橫幅會標顯得格外耀眼,只見主席臺上坐著一位年輕的陌生人,他就是來自溫州龍港鎮的浙江曙光印業有限公司副經理林哲,專門被請來講溫州發展經驗的。
前幾天從溫州參觀回來的富崗山莊黨支部書記楊雙牛開場白說:今天開會把溫州林老板請來,看看咱該學點什么。
在河北跑生意14年的林哲,對河北人的觀念看的很透。他講了溫州人與河北人的不同:
“溫州人算計掙錢,河北人算計過年。在溫州只要能多掙錢,過春節不求團圓。比如發廊業、食品糕點業,春節是旺季,一個春節10幾天下來,比平時三四個月掙錢還多,為了多掙錢,他們會犧牲闔家團圓,獨身一人幾年不回家過年。河北人丟金山卻要一時團圓。
“溫州人、敢闖、敢試、敢冒,河北人膽小保守。溫州人有1元錢敢做5元錢生意,只要有生意,隔行也敢做,錢不夠,投親告友借款干。生意有賠有賺。賠了算是學費,下次再賺回來。在溫州栽跟頭得多,爬起來的也多,傾家蕩產的不多,富翁卻很多。河北人有10元錢只做1員錢買賣。關鍵是怕賠,風險意識差。闖一次賠了本,就犯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病,從此就金盆洗手,不干了。總覺得做生意下小本保險,下大本危險,手里攥著存折,閑錢變成了死錢。守著錢窮”。
“溫州人先治坡,河北人先治窩。在溫州,企業先蓋廠房車間,后蓋辦公樓、宿舍樓。在河北卻是恰恰相反。溫州人掙錢不是先買住房,而是把買房的錢投入廠房,自己租房居住,或買門面店,樓下出租樓上居住,千方百計讓錢生錢,等賺了大錢才去享受。河北人有了錢蓋住房,買住房,不會讓錢生錢。先治了‘窩’才去治‘坡’,先享受后發展,開始享受有余,發展不足,到頭來落個享受也不足。
楊雙牛作大會總結發言:富崗人學溫州,關鍵是學人家的觀念。他開導村民說,咱們不能搞大項目,辦大企業,能不能從小項目開始,比如上山采集野生山韭菜花、山蔥花,村里幫你推銷,還可以搞小食品加工,村里決定建山果小食品城,用地咱有沙灘,所有證件干部幫你辦,只要不違法,要啥政策村里給啥政策。總之一句話,富崗人要日日謀發展,夜夜想賺錢,爭取家家出個小老板。
摘自《邢臺日報》 劉秀禮 張衍寶 張俊娥 菅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