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追夢綠富美
本報記者 李開 通訊員 石曉鵬
十幾里外的崗底村,與張北洼同屬一脈山水,為啥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差距這么大?
西北緊鄰贊皇嶂石巖風景區,東面就是臨城蝎子溝森林公園,一樣的嶂石巖地貌,而且張北洼有90%多的森林覆蓋率,古樸的青石板房,這么好的旅游資源豈不是“端著金碗要飯吃”?
站在福壽山山頂,奇峰林立、山川錦繡的生態美景令人心曠神怡。看看周邊村的發展,再看看多少年面貌依舊的張北洼,曹兵山心里很不是滋味。
張北洼位于內丘縣西部深山區的侯家莊鄉,有120來戶,308口人。因道路不暢通,又缺少致富門路,土地靠天收,年輕人常年外出打工,是三縣交界的窮山村。
從十幾歲就跟著父親外出打工的曹兵山,20年來從炸油條、賣饅頭、開商店,一直干到了礦老板。可每次回家看到這個窮山村,都讓曹兵山的心里迸發出建設家鄉的激情。2012年,曹兵山毅然放棄了個人事業,回村后當上了村支書。
“既然干,咱就要干好!”為高起點打造美麗鄉村,曹兵山自掏腰包從石家莊規劃設計院請來專家,吃住在村,為村子制定了一個切合村情、涵蓋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林果產業發展、居民生活提升、生態旅游發展等全方位的村莊整體發展規劃。“光這個規劃就花了一百多萬,全村每一處房子都在這個規劃中有所體現。”
按照這個“藍圖”,曹兵山籌資200多萬元鋪路、建垃圾池、修蓄水塘壩,改善村里基礎設施,使村容村貌很快變了樣兒。瞅準九女峰優越的生態自然條件,曹兵山成立了福壽山旅游開發公司,規劃投資3.3億元,將福壽山旅游區打造成集文化體驗、生態休閑、鄉村旅游、農業觀光、養生度假、商務會議、旅游地產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邢臺市首家鄉村旅游綜合體。
如今,13公里的環山公路已經直通山頂,4座新修的蓄水塘壩已完成景觀水系治理,“福壽山迎賓大門景”已經建成,門前水系和1萬平米大型停車場正在施工建設。建筑面積9000平米、可容納600余人的11套高標準徽派風格農家樂也將近期動工。
“我們打算好了,景區大門和停車場就建在了村口,決不把村民的利益擋在景區外。這樣,村民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開飯店、建旅館、賣土特產,實實在在的‘農家樂’。”曹兵山說。
發展旅游是宏圖遠景,還要一步一步來。如何讓老百姓先富起來,這是眼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十幾里外的崗底村,成了張北洼的“老師”。
曹兵山帶領村民到崗底“取經”,請來河北農大教授和縣林業局技術人員,手把手給村民講課、進行技術培訓,還成立了福壽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免費發放果樹苗,每畝地第一年補貼500元。就這樣,全村200多畝地種上了25000棵蘋果樹。
專家考察這里的氣候、土壤、水質之后,確定種植優質品種天紅2號,這種果樹高產、易管理,果品個兒大、口感甜。在北京的大超市一斤最少能賣到八塊錢。曹兵山說:“等到兩年后,林果、旅游、養殖、特色種植產業全部步入正軌,全村人均收入能達到三萬元,張北洼的山綠、村美,老百姓更富裕!”
文章來源:邢臺日報http://www.xtrb.cn/epaper/xtrb/html/2015-08/28/content_623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