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底農民:加油干迎盛會
本報記者 王藝 劉增艦
10月16日,記者穿行60多公里,來到太行深山區的富崗蘋果生產基地——崗底村。崗底三溝兩峪一面坡,蘋果掛滿枝頭,前來采摘的車輛,停滿了18里托夢溝。
在崗底,記者感受到了農民對十九大的祝福與渴望。
這天,崗底村民活動中心廣場好不熱鬧:60個裝滿富崗蘋果的水果箱兩溜擺開,中間用近300個蘋果拼組成五個大字:“喜迎十九大”。不少采摘客,手機拍下上傳微信朋友圈,引來不少點贊。
“這些年,多虧了黨的土地流轉的好政策,讓我有了50畝的家庭農場。”崗底農場主楊增林,站在他的果園里,如數家珍對記者說著他的“幺兩帕”農場。
五年前,一家六口的楊增林,人多果園少,有勁使不上。國家出臺了土地流轉政策,他一下流轉到手40畝荒山,成了全村最大的家庭農場。看著農場1000多棵富崗蘋果樹、1000多棵板栗樹,還有黑梨樹、鮮桃樹,他說今年能產干鮮果品15萬斤,收入可達30多萬元。
去年他給農場注冊的名字叫“幺兩帕”。他說,李保國教授給富崗蘋果量身定做的128道標準化生產工序,產出的蘋果個頭、著色、口感像一個模子脫出來的,農場取名是按128的諧音命的名,初衷就是要牢記總書記對李保國的批示,傳承好李保國的精神,繼承李保國的遺志,種出好蘋果,賣上好價錢,過上好日子。他相信十九大以后,會有更多利于家庭農場發展的優惠政策出臺。
“我要把學到的一身本領傳授給更多的農民。”崗底果樹高級技師楊雙奎說起傳授技術來信心百倍。李保國在崗底20年,他和崗底農民一樣跟李老師學習了20年果樹栽培技術,黨的“太行山道路”政策不僅使他富了,還讓他有機會晉升為副教授級的農民專家。今年以來,他作為李保國128技術服務隊長,帶領崗底技術隊員先后到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的20多個果樹種植村莊免費技術服務。他說,總書記提出“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我要通過傳授果樹管理技術,讓更多的貧困農民在小康路上跟上趟。
崗底的山場上和村里頭,到處掛滿了標語:“迎接十九大擼起袖子加油干”“建設生態大花園端上金碗和銀碗”。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說,崗底去年人均收入3.5萬元。幾年來,他們帶動太行山區種植蘋果樹5.8萬畝,使2萬多果農人均年增收2700元以上,吸收1202戶農民為富崗公司的股民。今天他們正在打造富崗生態大花園,把崗底5.4平方公里的蘋果園,變成全鄉178平方公里生態大花園,讓全鄉1.5萬父老鄉親干生態活,吃生態飯,發生態財,走富裕路。他堅信,十九大之后,內丘果農的日子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