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趕超發展進行時•勞模風采】 楊雙牛:堅持走生態產業發展之路 帶領村民致富
從荒坡禿嶺到瓜果滿山,從一窮二白到堆金積玉,幾十年來,內丘縣崗底村經歷了歷史性巨變。而帶領崗底村民治理8000畝荒山,栽植果樹20多萬株,使崗底村走上科技富民之路的,正是全國勞模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

現場聲:現在不是到了梳果的季節了,
對。
要按要求去梳果去,按照過去李老師給我們要求的,6寸留一朵花,8寸留一個果。
5月的崗底村,風輕云淡,楊雙牛正在和果農們穿梭在林果間,看著掛滿枝頭的幼果,他心里吃下了定心丸。
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 楊雙牛:你看咱這個樹都是30多年樹齡的果樹,這些果樹要如果管理好照樣還能生產好果。所以說這就要求我們的果農啊!按照規范的要求去管理果樹,增加樹勢,增加樹勢以后,照常(生長)沒問題。
30多年的果樹見證了崗底村從貧窮到富裕的歷史巨變。可誰又曾想到,崗底村在上世紀80年代全部家當是8000畝荒山,年人均收入只有50元。
內丘縣崗底村村民 安建軍:那時候吃的啥啊!根本就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
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 楊雙牛:外邊的人來我們崗底村,給我們崗底村寫下了順口溜,描繪說“九龍崗下窮山莊,窮傻愚名傳四方;糠菜樹葉半年糧,光著脊梁睡土炕;年年有災災不斷,年復一年度時光”。老百姓吃喝穿都比較困難。
1984年,楊雙牛當選崗底村黨總支書記后,第一個決定就是要“收荒山、放綠山、發展果樹種植”,讓鄉親擺脫困境。
通過實施統一設計規劃、組織施工、組織服務、質量標準、檢查驗收,分戶承包經營的“五統一分”科學治山模式,經過多年努力崗底人高標準治理了“三溝兩峪一面坡”,使昔日的荒山披綠,累累果實滿枝頭。
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奔小康,楊雙牛又帶頭建立了河北富崗集團,請來農業專家,手把手教村民種果樹,讓荒山長出了國際一流品質的蘋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內丘縣崗底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 楊灃軍:咱們崗底村在楊書記的帶領下,不但種好的果樹,還注冊了商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這樣讓我們的果子走向了市場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
內丘縣侯家莊鄉崗底村黨總支書記 楊雙牛:通過30多年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努力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協同發展這個路子,使山變綠、水變清、老百姓變富了。
村民住上了樓房,開上了小汽車,村里修了柏油路,建起了商業街,一片片果園成為亮麗的景觀。此刻的崗底村正在走上一條新路——建設178平方公里太行山生態大花園。
內丘縣侯家莊鄉崗底村黨總支書記 楊雙牛:我們這個生態大花園以候家莊鄉178平方公里為中心,是我們崗底村作為咱生態大花園一個示范園來搞的建設,生態大花園主要以生態為主的經濟模式,但不遠的將來我覺得我們這個生態大花園一定能夠建成。
來源:邢臺廣播電視臺